9月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学校组织全体师生以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大会直播,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共同见证庄严时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学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在盘龙校区和秀山校区集中观看阅兵仪式直播,学院学生分别在班级集中观看。


广大师生在收看直播后,心潮激荡、深受感召。大家一致表示,要牢记历史,坚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大力传承与发扬伟大抗战精神,昂扬奋发、矢志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想而不懈奋斗!
党委书记 白鑫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向世界宣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心,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愿景。
伟大抗战精神是民族之魂,必须将弘扬抗战精神深度融入学校思政工作全局,引导师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我们要以历史启迪现实,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结合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抗战历史中的英雄事迹和民族精神,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讲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引导师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实际行动。要以精神赋能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将伟大抗战精神中“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与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建设”相结合,紧扣职业教育改革方向,以“五金”建设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党委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将其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的强大动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职教力量!
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柯: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深邃,鲜明表达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充分展现了国力军力,鼓舞了军心民心,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倍感鼓舞、无比骄傲。
站在学校发展的关键节点,回望学校近120年的办学历程,从筚路蓝缕到如今的“双高”建设,我们深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之重。抗战胜利的历史告诉我们,教育是唤醒民族自觉、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石。我们要将九三阅兵所激发的民族自信心和奋斗豪情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以“奋楫争先”的姿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和扎实专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奋力书写好“强国建设 职教何为”的时代答卷,在新征程上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党委副书记 贾忠伟: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捍卫和平、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观看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我内心深受震撼,倍感鼓舞。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与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担当内在统一,更是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奋发图强的强大动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求我们将其深度融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中,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同时将抗战精神作为最生动的思政教材,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危难时刻的中流砥柱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还要求我们将其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聚焦专业优化与内涵建设,强化师资队伍与科研创新,提升治理效能与保障水平,发扬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下好全校“一盘棋”。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我们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磅礴力量,将其转化为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强大动力,聚焦学校“夯实基础年”的各项部署,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党政办公室主任 李勇: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我心潮澎湃,倍感自豪。受阅官兵步伐铿锵、装备精良,充分展现了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这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示。
作为党政办公室主任,我更深刻体会到“大我”与“小我”的辩证关系。党政办公室是处理日常党务政务工作的核心枢纽部门,肩负着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的重任。我们将以抗战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将阅兵展现的严谨作风和拼搏精神融入工作,以更高效率、更严要求做好协调服务、文稿起草、会议组织等各项工作,发挥好参谋助手和运转枢纽作用,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历史昭示未来,我们当以奋进之姿、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扎实的作风,将炽热的爱国之情转化为奋进的动力,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党委组织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 陈有良:
这次阅兵仪式让我深受震撼、倍感自豪!天安门前的整齐方阵、先进装备与高昂士气,集中展现了国威和军威,也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当抗战老兵乘车敬礼、抗战英模部队方阵通过长安街时,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交汇,让我们更加坚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大动力。我们要把阅兵激发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转化为组织工作与思政育人的具体行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引导师生厚植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 张艳秋:
在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我们心潮澎湃,内心充满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员,我们肩负着传承历史、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
我们必须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青年学子深刻理解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砥砺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要把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搭建实践育人平台,组织广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助力青年学子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我们要以全面落实学校“126350”发展思路为路径,以培育栋梁之才为目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贡献力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 郭昊:
盛大阅兵既是国之大典,更是一堂鲜活深刻的“大思政课”,为落实立德树人提供了鲜活教材与行动指南。作为党委学工部部长,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育人之道:以阅兵精神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学生工作中,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组织优势,才能凝聚起育人的强大合力。聚焦“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以受阅青年官兵为可感可知的榜样,用他们 “能吃苦、能奉献、能战斗”的青春风采,激励学生担当时代使命。
阅兵之魂:以阅兵精神固根铸魂,塑忠诚之魂、专业之能、协同之效、价值之信。阅兵场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是捍卫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强大能力。将士们的每一次正步,踏响的是强国兴军的铿锵足音;每一句口号,喊出的是忠诚无畏的赤子心声。那如山岳般整齐的队列,如雷霆般威武的气势,不仅彰显着大国军队的过硬素质和崭新风貌,更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定宣言。
这场气势恢宏的阅兵激励着我们,将沸腾的热血转化为笃行的脚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阅兵精神这一宝贵资源,将其融入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培育集体精神,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科研处处长 姚志松:
天安门广场上铿锵有力的步伐声,是历史回响,也是未来号角,彰显着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复兴之路。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激昂宣誓,展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和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者相辅相成,将共同构成国家繁荣昌盛的坚实支柱。高校应当勇担时代使命,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和创新高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我们要将抗战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培养造就更多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场阅兵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必将激励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于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对外合作与继续教育处处长 乔叶青:
观看盛大阅兵,内心深受震撼。将士们铿锵的步伐、坚定的目光、雄壮的气势,不仅展现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力量,更彰显了伟大的抗战精神——那种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万众一心的民族气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踔厉奋发、开创未来。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抗战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将以阅兵精神为指引:在对外合作中坚守“以史为鉴”的智慧,搭建沟通桥梁,传递中国声音,增强文化自信;在校企合作中,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继续教育中发扬“万众一心”的凝聚力,秉持服务社会的初心,帮助学习者提升能力、实现价值。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运动与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 白华威: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九三阅兵式,我心潮澎湃。受阅部队整齐划一的步伐、先进的武器装备,彰显着国家的强大与民族的自信。作为运动与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应将阅兵中展现的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融入体育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兼具强健体魄和爱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在日常工作中,要组织师生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弘扬抗战精神;鼓励学生在训练中突破自我,像军人一样坚韧不拔。更要以党建引领学科建设,推动体育科技发展,助力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实施。让体育成为凝聚青年力量、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贡献力量!
智能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 张静莉:
9月3日上午,我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
当整齐的方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我深感震撼与自豪。这不仅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与底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让我更加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80年前,先辈们浴血奋战,用生命捍卫和平与正义;如今,国家繁荣昌盛,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作为智能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我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同时,要带领全体师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和学习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能技术学院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 张志勇: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为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先烈们以血肉之躯铸就民族之魂,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震撼人心。这段历史不仅是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作为思政教师,我深感肩负传承历史、铸魂育人的重任。必须要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教学:一是讲好历史故事,通过沉浸式课堂让英雄事迹可感可知,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二是引导学生思考时代责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三是创新形式,通过社会实践、红色研学等,让思政课“活”起来,助力学生成长为有骨气、有底气、有志气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 王瑞莹:
铁流滚滚,战鹰翱翔,天安门前的铿锵步伐踏响了民族复兴的强音。此次阅兵展示的国产现役主战装备,100%由中国自主研发,充分展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飞跃发展。这与抗战时期我军的“万国牌”装备形成鲜明对比,生动诠释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这背后体现的道路和制度优势,坚定“四个自信”,让他们在未来的风雨中,始终记得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