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艺术学院“艺青禾”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6月23日至6月25日奔赴河南省驻马店市多个乡镇开展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行走乡村看发展,青春视角读中国”为主题,将专业特色融入基层服务,将美育浸润融入乡土大地。

寻访红色足迹,艺术致敬荣光
实践团将思想政治引领置于首位,将思政课与历史课开在乡土大地,走访了50年党龄以上的5位老党员。老党员中,既有退伍老兵、村委干部,也有退休工人和普通村民。退伍党员孙志轩动情的说,“虽然我文化不高,但是我受了党和部队的教育和恩惠,只要国家有需要,不管我多大年纪,我还是愿意干。”并给同学们寄语:积极劳动,抓住机会,好好学习,服务社会。慈祥的面庞与朴素的话语奏响了青年建设祖国的冲锋号,为同学们引领了方向。
扎根田野观察,记录乡土脉动
聚焦乡村文化振兴核心议题,实践团以专业视角开展了深入的田野调查。通过深度访谈30余人次、村落实地观察走访、考察文化设施相结合的方式积极调研。这些一手资料经过严谨整理分析,使同学们对国情民情有了更为深刻、具象的认知。
搭建乡野舞台,艺术点亮生活
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将高雅艺术送到田间地头,实践团在各个乡中心广场呈现了一场场乡村文艺汇演。演出充分融合专业性与乡土气息,节目涵盖声乐、合唱、器乐(民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一位带着孩子前来观看的王大姐兴奋地说:“好多年没在村里看到这么专业又热闹的演出了,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这场汇演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成功的艺术普及,拉近了艺术与村民的距离,点燃了乡村的文化热情。
播撒美育种子,启迪未来希望
针对当地小学美术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实践团开设了“七彩童梦”乡村美术公益课堂。依托学院专业优势,课程设计注重趣味性、实践性和启发性,开设了简笔画学习、石膏娃娃创作等活动,累计为50余名乡村儿童带去了精彩纷呈的美术指导。队员们耐心指导,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和创作。美术课堂不仅传授了技能,更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了美的种子,激发了对艺术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此次暑期“三下乡”,是艺术学院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灵倾听人民呼声、用艺术服务乡村振兴的宝贵旅程。它不仅书写了一段难忘的青春记忆,更在青年心中刻下了艺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的永恒坐标,激励着他们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继续用画笔和热忱描绘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