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艺术与设计学院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深化"艺术+设计"融合教育特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艺术人才。现开设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美术教育、工艺美术品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五个专业,学制均为三年。学院有专业教师109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中级职称58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60人,聘有客座教授3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河南省"教学标兵"1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0%以上。
学院教学设施体系完备,建有专业化艺术教学集群,涵盖音乐、美术、非遗传承三大功能板块。音乐类配备现代化琴房集群、数码钢琴教室、多功能音乐教室及专业舞蹈训练场地;美术类拥有书法、绘画、手工创作等多元化实训室群;特色板块重点打造了麦草画非遗工坊、陶艺窑口、钢琴调律与修造技术等文化传承基地,并设多个名师工作室及博士科研平台,全面支撑艺术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
二、专业介绍
(一)工艺美术品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工艺美术行业相关知识,具备分析与解决问题、工艺品设计与制作、软件运用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从事产品设计、制作和管理工作,具备综合设计能力、文化创新意识、工艺礼品开发、工艺品营销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开设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图案基础、中外工艺美术史、风景写生、构成基础、国画基础、书法、陶艺、非遗麦草画、编织、文创产品设计、综合材料、 Photo-shop 、 Adobe illustrator 等。
【就业方向】:文创产品设计者、旅游工艺品企业人员,民间工艺品工作人员、文化礼品和旅游商品设计、工艺品企业营销师、美术教师,工艺美术设计与研究机构、报社印刷制版公司、传媒公司、文化艺术部门、美术教育培训机构等行业人员。
(二)美术教育(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崇高师德和人文素质,具备较为系统的美术教育知识、扎实的儿童美术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小学教育、幼儿园美术教育或各类儿童美术教育机构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开设课程】:小学美术教学研究与活动设计、素描基础、色彩基础、美术简史、美术鉴赏、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口语、班级管理、书法、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材料、儿童陶艺、中国画、小学美术教学法、设计基础、绘本创编、民间美术等专业核心课程。
【就业方向】:教育行业、艺术行业、美术行业、美术教育机构、新闻出版机构、广告公司、博物馆、展览馆等。
(三)音乐表演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系统掌握音乐表演技能,具有扎实的音乐专业理论、较强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
【开设课程】:声乐、钢琴、视唱练耳、合唱与指挥、专业辅修(声乐、器乐)、形体与舞蹈、儿童戏剧表演与创编、钢琴即兴伴奏与弹唱、民族器乐、艺术导论、美术鉴赏、舞蹈鉴赏、戏曲鉴赏、奥尔夫音乐实训、音乐剧表演、河南传统音乐等。
【就业方向】:电视台、音乐制作、小学音乐教师、音乐教育培训行业、钢琴老师、声乐老师、舞蹈老师、音乐指挥、音乐剧演员、舞蹈伴舞、签约音乐主播、驻唱歌手、文艺工作者、宣传部门、广告行业等。
(四)音乐教育(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音乐教育事业,拥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职业道德、人文学科综合素养,掌握系统的音乐教育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胜任小学音乐教育的高素质教师。
【开设课程】:声乐、钢琴、合唱与指挥、形体与舞蹈、民族器乐选修、基础乐理、视唱练耳、民族民间音乐教程、中外音乐鉴赏、小学音乐教学研究与活动设计、小学心理学、教育学。
【就业方向】:从事小学、艺术学校、音乐教育培训机构等单位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五)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艺术人文修养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将掌握动漫设计、影视后期、交互设计、虚拟现实等核心技术,同时强化商业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融合艺术理论与科技实践,注重创新思维与职业素养,旨在培养能在影视制作、广告传媒、互联网内容开发等领域从事创意策划、数字内容制作及运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通过1+X 证书制度与普通话等级认证,提升就业竞争力,适应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开设课程】:设计素描、色彩构成、风景写生、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三维建模、影视视听语言、字体设计、品牌创意设计、二维动画设计、数字创意建模、新媒体视频制作、数字媒体动态设计、交互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非遗文化赏析、摄影摄像、 VR 虚拟仿真实训、动画电影赏析、本地非遗传统文化解析等。
【就业方向】:摄影摄像师、影视后期剪辑师、电视栏目包装师、 UI/UX设计师、信息可视化设计师、虚拟现实影像设计师、品牌创意策划、动态广告设计师、新媒体运营、动画设计师、交互体验设计师。就业岗位覆盖文化传媒、科技公司、影视公司、广告机构等,职业发展路径多元。